• 致远 ▪ 达观天下

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出席2024年云南省两会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情况(文字实录)

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出席2024年云南省两会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情况(文字实录)

发布会现场

1月28日晚上,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——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,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省财政厅、省统计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和省发展改革委、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的相关负责同志,介绍过去一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、工作亮点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以下为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
负责同志发布新闻

↓↓↓

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出席2024年云南省两会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情况(文字实录)

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、新闻发言人郭金华发布新闻

郭金华:

女士们,先生们,各位媒体朋友:


大家晚上好!


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、关心和支持!感谢主持人给我和大家分享交流的机会。今天上午胜利闭幕的全省两会上,王予波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,全面回顾了202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,系统部署了2024年重点工作,报告求真务实、鼓舞人心、催人奋进。下面,我就202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24年重点工作再作简要补充介绍。


一、202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盘稳固,经济总量有新突破,发展质量稳步提升,重点领域趋势性积极变化不断巩固拓展


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,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,对云南而言,是充满艰辛、极为不易的一年。面对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,能源供需紧张,房地产、基础设施投资下行等多重困难和经济发展周期性结构性矛盾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省委、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全面学习、全面把握、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,锚定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大力发展资源经济、园区经济、口岸经济,着力推进市场化、产业化、法治化、生态化、数字化进程,深入实施系列三年行动,持续深化作风革命、效能革命,攻坚克难、奋勇前行,全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,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,发展质量稳步提升,迈出了“三年上台阶”的坚实一步,交出了一份成色好、分量足、含金量高的成绩单。许多方面发生令人鼓舞的可喜变化,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
(一)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。进入新时代以来,我省经济总量先后于2012年跨上1万亿元台阶、2018年跨上2万亿元台阶,2023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。数字的背后,是3年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,是省委、省政府下定决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系列决策部署,是定期调度重大产业项目推进、重点地区发展、重点行业提升的持续加力,是全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集中体现,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。


(二)结构优化取得重大进展。一是投资结构优化有新突破。2023年,全省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首次过半、达到50.4%、较去年提高9.7个百分点,工业投资占比达到28.5%、较去年提高7.3个百分点、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,能源、农业、旅游投资规模居全国前列,投资增长由房地产开发、基础设施拉动向产业投资拉动转变。这背后,是省委、省政府将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,坚持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,连续8个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,制定实施高质量做好项目工作的指导意见,高效运转重大项目综合协调推进机制,集中开工产业项目2751个,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开工的“云南速度”不断刷新。二是民营经济发展有新进步。省委、省政府制定实施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,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通道,成功举办首届滇商大会,5家企业上榜“2023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”,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.3%,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.7%。三是重点地区支撑持续加强。省委、省政府大力支持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,加力支持副中心城市建设,曲靖经济增速居全国各省份第二大城市前列,滇中5州(市)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%,较2022年提高1.4个百分点。


(三)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。大抓产业发展进一步落细落实,产业强省、新能源电池、开发区振兴等22个产业领域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,聚集发展、创新发展势头不断向好。一是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.4万亿元,鲜切花、烤烟、咖啡、坚果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位。二是工业发展动能持续壮大。硅光伏产业链加速向电池片、组件等下游环节延伸,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加快向电芯、储能电池环节延伸。新能源投产并网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、居全国前列,能源产业第一支柱持续壮大。绿色铝产业集群发展积厚成势、产值达到1184亿元,成为继硅光伏后又一个千亿级产业。三是产业加快向园区聚集。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.1%、远远高于全省投资增速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7%、高于全省2.5个百分点,园区支撑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作用进一步凸显。四是旅游业转型发展有新突破。推动全省旅游从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转变,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引领旅游发展新风尚,接待游客数突破10.42亿人次、实现旅游收入1.44万亿元,带动住宿、餐饮等行业高速增长。


(四)发展活力动力明显增强。一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。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云南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,效率、服务、诚信“三大营商环境品牌”更为明亮。二是经营主体引培成效显著,全省实有经营主体达到632.26万户,较2022年底净增141.24万户,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,“四上”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万户,规模以上工业、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数量均首次突破5000户。三是创新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,为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融资撮合与信用评价服务,推动中小微企业能贷易贷、银行敢贷愿贷。累计授信787.67亿元,惠及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4.6万户,平台建设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,信用建设荣获全国进步单位、特色单位称号。四是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。新获批建设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,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50户,培育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74户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户,组建云南绿色铝基材料等4个创新联合体。新增两院院士3名,选聘“科技副总”110名。同时,燃煤发电市场化改革平稳落地顺利实施,“源网荷储”电价改革扎实推进,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。


(五)开放发展呈现新气象。以辐射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快对外开放步伐,一是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有新突破,推动开行“沪滇·澜湄线”“澜湄蓉渝欧快线”“中欧+澜湄线”国际货运班列,中老铁路货物运输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、扩大至12个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,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2500万人次,运输货物超3000万吨,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。二是沿边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,制定沿边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和规划体系,出台沿边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1.0版。成功举办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(云南),沿边产业园区实现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07个、已开工112个,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开园。三是口岸经济发展提速。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磨憨、瑞丽、河口等3个国际口岸城市建设,编制印发壮大口岸经济三年行动。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增长32.2%,边境贸易额增长51.5%,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。


(六)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。一是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。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,有效管控能耗总量和强度。建立绿色用电溯源等省级地方标准。累计建成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10个。清洁发电量占比达83.6%,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3%左右。二是扎实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,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,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居全国前列。三是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,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91座,实施草原生态修复93.43万亩,新增3处国家重要湿地。四是绿美云南建设深入推进。


(七)城乡区域发展协调进一步增强。一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,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,强化联农带农促增收,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7.97万人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%。乡村振兴“百千万”工程深入实施。二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,建成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,城市更新有序推进,启动城乡供水两个三年行动。三是地区发展协同性不断提升。昆玉、昆楚、蒙个开协同发展取得实效,沿边城镇带产业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增强,昭鲁交通体系实现一体化,大滇西交通环线升级扩容。


(八)兜住兜牢了防风险保安全惠民生的发展底线。一是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,恢复和新增耕地350万亩,新建和改建高标准农田380万亩,粮食再获丰收、产量达到1974万吨。二是能源电力实现安全保供,围绕保电煤供应、促煤电开机、增新能源投产等方面采取综合性举措,全年统调火力发电量增长47.1%、创近10年最高水平,新增新能源投产并网规模为2022年的14.1倍,最大限度实现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“双保双赢”。三是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制定全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案,债务化解有序推进;扎实开展保交楼和“烂尾楼”清理整治工作;坚决有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境违法犯罪,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再创新高。四是兜牢民生保障底线。大力稳就业促增收,城镇新增就业53.98万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3.76万人,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.5%、高于经济增速。新建、改扩建214所幼儿园,普通高中“托管帮扶”实现县域全覆盖。省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全面竣工,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,90%的乡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服务能力提质达标。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4%以上、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%以上。兜底保障361.7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。兴边富民工程深入推进,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。


二、增强信心底气,奋力实干苦干,完成好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


关于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,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%左右的目标,从9个方面作了系统全面具体的安排部署,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》也细化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措施。我们将聚焦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,以务实过硬的作风抓好落实。下面重点介绍几个方面工作考虑。


一是全力做强实体经济。重点是优化布局、科技赋能、延链补链。统筹好全省产业布局,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巩固提升绿色铝、绿色硅、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并加快延链补链,培育壮大数字经济、先进装备制造、精细化工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,研究出台科技创新赋能经济转型升级的行动计划。大力发展园区经济,进一步树牢亩均效益、度电增加值理念,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,加快开发区提档升级。


二是着力扩大有效需求。重点是以高质量项目支撑扩大有效投资,在总量扩容、结构提档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。完善产业链图谱,全力招引一批头部企业和优质产业项目落地;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新机制,全力扩大民间投资;精准对接国家政策,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,全力做好项目谋划储备与要素保障工作。通过政策激励、旅游带动、需求挖潜、活动促销、场景打造、服务提质等措施,促进消费和服务业快速增长。


三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。重点是一体推进产业发展、营商环境、经营主体倍增,提升市场化水平,激发内生动力。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,一体推进市场、产业、营商环境、经营主体等领域改革,推动经营主体从多起来、大起来到活起来、强起来的转变,实施民营企业培优扶强专项行动和“梧桐树”工程,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
四是着力塑造开放新优势。重点是以辐射中心建设为统领,一体抓好沿边产业园、大通道、中老铁路、口岸经济和东西部协作。全力推进沿边产业园建设,构建以昆明、曲靖为支撑,河口、磨憨、瑞丽沿边产业园区为重点,带动全省其他产业园区共同发展的“2+3+N”产业承接格局。


五是积极主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。重点是坚持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,统筹发展和安全,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,守牢安全底线。加快建设“水火风光储一体化”“网源荷储一体化”协同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,提速能源重大项目建设,不断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。全力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,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有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

六是坚持不懈抓好“三农”工作。重点是全力保障粮食耕地安全,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,持续增加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收入,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
七是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。重点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,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,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。强化区域产业协同、联动发展,打造长江经济带高水平产业承接载体,因地制宜补齐县城公共服务等短板,分类建设一批特色强县,统筹实施好保障性住房建设、“平急两用”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“三大工程”。


八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重点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,加强环境污染防治。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持续推动城乡绿化美化。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,推动绿电溯源和绿证全覆盖,加强绿证与能耗调控政策衔接,让绿色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。


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。重点是全力做好稳就业、稳物价等工作,兜牢民生底线,促进人民增收,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切实解决好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。


应该说,2024年,全省发展面临不少风险挑战、困难问题,需要面对多难选择、统筹多重任务、考虑多重约束、平衡多重目标,但我们有辐射中心、沿边产业园等极具含金量的政策红利,有将区位、资源等条件整合提升为全省发展综合优势的空间潜力,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、对于完成2024年各项目标任务,我们有底气更有信心!


以上就是我今天发布的内容。借这个机会,再次感谢媒体朋友们对全省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、支持和帮助,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!谢谢大家!


返回首页